第一百三十二章 错在哪里_大明杀神
月读小说网 > 大明杀神 > 第一百三十二章 错在哪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三十二章 错在哪里

  袁祐是袁祐、袁贵妃是袁贵妃,抱着这样的想法,崇祯的銮驾来到了永和宫。

  袁贵妃不过是刚刚才醒过来,正是双眼无神,脸色憔悴之时,突然听到说是崇祯来了,马上就来了精神,近乎于飞奔了出去,跟着在见到崇祯那一刻,便直接扑入他的怀中,然后就是大声的喊着,“皇上,臣妾的父亲被人杀了,您要为臣妾,为袁家做主呀。”

  “好好,有什么事情好好说,好好说。”崇祯一边轻拍着袁贵妃的后背,一边出声安慰着。

  “皇上,您要为臣妾做主,臣妾的父亲是被人栽赃陷害的,就是有些人看不得皇上的好,可是又惧怕皇上的威严,索性便从臣妾的父亲处着手,这是在打皇上的脸,打皇家的脸,皇上不能不管。”

  “管,朕一定是要管的,但这件事情或许不是你想象的那样,中间应该是有什么误会的。”崇祯继续安抚着,但别看他嘴上说的漂亮,要替袁贵妃做主,心中却是十分的清楚,这件事情不可能是什么栽赃陷害,朱常武与袁祐无怨无仇,为什么要这样去做?

  再说了,自己的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可都在现场呢,搜出的那些金银还有顺字旗,可都是从袁府中所得,这些都不是提前就可以准备好的。

  自己可是刚刚和朱常武说了袁祐的事情,人家就去了,根本也没有准备的时间不是?

  至于说去打皇家的脸面,那就更是无稽之谈。当时可是太子朱慈烺一怒之下,说袁祐该死,随后朱常武才动得手。难道说自己定下的太子也要打皇家的脸面,这根本就说不过去。

  崇祯理解此时袁贵妃丧父的心情,只当她现在说的是都是气话,先好好安抚,然后在给予一定的补偿,这件事情也就会慢慢过去了。

  却是想不到,这个时候的袁贵妃早已经被仇恨给冲昏了头脑,她现在满脑子想的只有一件事情,那就是为父报仇。“皇上,这个朱常武竟然擅杀朝廷大员、无旨去杀皇亲国戚,这就是目无皇上,还请马上派人将他抓起来治罪。”

  袁贵妃的确恨透了朱常武,但好在她还没有失心疯,没有说要去抓了朱慈烺过来问罪。

  “这个...有些事情需要从长计议的。”崇祯当然不能答应,现在的朱常武就是大明中兴的希望,他还要防着别人去搞朱少傅,怎么又可能会自己跳出来搞事情。

  要怪?就只怪自己不应该向朱常武提出让袁祐代理大明研究院出来的产品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,那袁祐也就不会死了。

  经历了这些之后,崇祯算是看出来了,朱常武这个人当真不是多喜欢惹事,凡是被他弄死的臣子,那都有一个前提,就是先惹了他,不然人家是不会主动找你的麻烦。

  可恨,自己现在都看明白了,但还是有些臣子看不清楚,就在刚刚他要离开乾清宫的时候,就有两位臣子上了弹劾奏书,弹劾朱常武滥杀袁祐之事。

  这两道奏折崇祯已然派人给朱常武送去了,他也提前一步看到了结果。但他认为这两位臣子该杀。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,崇祯对于臣子们,至少是现在朝堂上的臣子们已经不抱有什么太大的希望,如果不是考虑到大明还需要臣子们帮着治国的话,怕是他就和朱常武一样,把这些臣子都先杀一个干净再说。

  崇祯并不同意治朱常武的罪,袁贵妃听后自然是极为不愿,眼泪这就不要钱一般的向外流出,看得崇祯这个心疼呀。好在他也不是没有办法,当下就对身后陪同的王承恩说道:“拟旨,晋升袁积安由游击将军(团长)为参将(旅长),所需所用,尽可以从周边城池进行调拨,当地官府要给予配合。”

  袁积安是袁贵妃的大哥,也等于是以后袁家的当家人,提升他的官职便等于是崇祯给予袁贵妃的一个交代了。

  “皇上...”袁贵妃听到这里的时候当然很高兴,但她并不完全的满足,她还想要更多,尤其是想要朱慈烺和朱常武可以被问罪。但就是这个时候,一名小太监小跑而至,“皇爷,皇爷不好了,皇后娘娘正在责罚太子殿下,已经见血了呢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听到宝贝儿子出了问题,崇祯当下手就是一松,然后本能性的双手就向外一推,便把怀中的袁贵妃给推了出去。

  相比于自己的妃子,显然他对太子更为关心。这从闯贼要入京师,他准备杀了自己的妃子,可却要派人送出太子就可以看出,在他的心中两人熟轻熟重。

  得知自己的继承人竟然被打的见了血,崇祯哪里还能去管其它的事情,这就连忙转身,跟着王承恩很有眼色的高呼道:“皇爷起驾坤宁宫!”

  皇上的銮驾快速离去,留下了来不及反应,还倒在地上的袁贵妃,双眼中露出了恶毒般的目光。

  嘴中喃喃自语着,只是因为声音太小,别人根本就听不清楚,但若是朱常武在这里的话,凭着他会唇语的能力,就可以看出,这个女人说的是,朱慈烺、朱常武,你们给本宫等着,这事不算完

  坤宁宫。

  朱慈烺正跪在地上,跪在周皇后的面前。

  所谓的见了血,指的是朱慈烺的手臂上被抽出了一道血痕。

  这样的血痕,对于很多顽皮的孩童而言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,比如说摔了一跤、或是被柳条子刮了一下,都有可能会出现的血痕。可放在当朝皇太子的身上,那就是了不得的事情。

  周皇后目光从血痕上移开,眼中带着疼惜之意。可说起话来,依然还是十分生气的模样,“母后刚才和你说的,你都记住了没有?”

  “请母后不要息怒,儿臣记下了。儿臣以后当会谨言慎行,而如果真说错了话,那就要做好发生一切不好事情的准备。”朱慈烺跪在地上,一脸诚恳,但同时也是眼巴巴可怜兮兮的样子说着。

  这一次,他着了道,被朱常武利用了。

  但事后想想,朱慈烺并不生气。

 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的话,怕是他还会愤怒的说出该杀的话来。

  做为大明未来的国君,任何对大明不利的人和事他都是十分的反感。就算是袁祐是袁贵妃的父亲又如何?

  皇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呢。更不要说,袁祐的家中竟然还藏有着顺旗,这样的人就更应该杀。

  你是皇亲国戚,你理当与大明荣辱与共才是。

  有了大明,才有了你现在荣华富贵,离开了大明,你将什么都不是。可就是有些人,连这一点的道理都看不明白,吃着大明、喝着大明,反过来还要出卖大明、背叛大明,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杀吗?

  朱慈烺不到十六岁,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,他能这样的表态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。但他错就错在,明明已经表达了态度,可在见到袁祐真的被朱常武所杀之后,又有些后悔了,这就不是未来的帝王,或是朱家子孙应该有的态度。

  事情没做之前,可以好好想一想到底应不应该去做。可是一旦做了,那就不能后悔,哪怕就是错了,也要把错的当成正确的来。

  而不像是父皇崇祯那般,没事就下什么罪己诏。

  结果呢,好像大明有今天,全是崇祯一人之错一般。这就是太过仁慈的结果。

  仁慈是好事,但也要看用在什么事情上,是什么人来用?想开局一个碗之人,若是他当真仁慈的话,怕是大明能不能建立起来都要两说,即便是建立了,能不能延续下来还是要两说了。

  做为帝王,是不能仁慈的。就算是一定要仁慈,所对的也应该是百姓,而非是权贵,更不是长有反骨的皇亲。

  犹豫不决、出尔反尔,这才是今天朱慈烺的错误所在。

  周皇后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,一生气就罚朱慈烺跪了下来,还忍不住抽了一柳条,这就“见了血”。

  周皇后是一边打,一边指责出了错误,朱慈烺理解母后的苦心时,便是当场认错,表示以后自己在遇到类似的事情,定不会在重复今天的错误。

  “嗯,知错就改便是好孩子。还有烺儿,你是太子,你的所为都有无数人在盯着你,所以你一定不要犯错。就算是犯了,也不能去犯同样的错误知道吗?”周皇后眼见儿子认错,心中十分的欣慰。

  “儿臣记下了。”朱慈烺当下便点头答应着。

  “很好,田守信何在?”周皇后满意之后点着头,跟着向着人群中的太监们看去。

  “皇后娘娘,奴才在。”田守信被点到名字之后,连忙就小跑了出来。

  “你,最近要看护好太子的饮食起居,一定不要出什么问题,如果太子少了一根汗毛,所有东宫的太监和宫女全都要死,知道吗?”

  周皇后是脾气好,也有大局观,可称是一个好的国母。但并不是说她这样的人就没有了脾气。

  事情涉及到自己的儿子,你动一下试试看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edu3.com。月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uedu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